相信很多人在前往高原地區旅游時,最害怕遇到高原反應。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帶上氧氣罩及時補充氧氣,那有沒有一種更加簡單便攜的方法呢?
小編告訴你:有呢!可以喝的氧來了!
陜西一團隊發明可以喝的氧,已獲國家獎勵,喝一次竟能輔助供氧40分鐘!
2002年的一天,還在西安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麻醉科做主治醫師的徐禮鮮接到任務,要去格爾木給患有高原病的患者治病,徐禮鮮帶領了一支醫療隊趕赴現場。
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麻醉科教授 主任醫師 徐禮鮮:“由于高原缺氧,我講著講著缺氧,后來我口服了一瓶5%的高氧葡萄糖,5分鐘左右氧飽和度逐漸上升了5%?!?/span>
這給了徐禮鮮很大的啟發,那不如發明一款可以喝的氧,從消化道也能夠提高動脈的養分壓和氧飽和度。
有想法就要去付諸實踐,可以喝的氧應運而生。其實早在有這個想法前,徐教授和他的科研團隊就發現,可以用靜脈注射輔助供氧。
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麻醉科教授 主任醫師 徐禮鮮:“人體供氧,最重要的就是呼吸道供氧,但是許多病人肺彌散功能下降的病人,使用呼吸道供氧效果很差,發明了另一條供氧通道,就是靜脈輔助供氧?!?/span>
這個方法具有使用方便、制作簡單、成本低廉、療效確切、容易推廣等優點,特別適用于肺彌散功能障礙、呼吸中樞抑制和戰地一線危重傷員的救治。
2009年1月,徐禮鮮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歷經11年完成的創新性研究成果《特殊環境缺氧防治新技術及應用》,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這個成果不僅證明了人體除可“吸氧”(呼吸供氧)外,還可能通過“輸氧”和“喝氧”來改善缺氧狀態。
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麻醉科教授 主任醫師 徐禮鮮:“從靜脈供養,它也能提高動脈的氧分壓和氧飽和度,維持時間大概十分鐘左右。而通過口服從消化道輔助供氧,它可以維持四十分鐘左右?!?/span>
徐教授通過觀察發現,許多患者在靜脈輸液的時候,只能躺著或者坐著,活動起來非常不方便,如果要去透視化驗,必須有專人陪同。尤其在搶救危重病人的時候,輸液瓶在救護車上來回晃動,非常不安全,徐禮鮮發明了微型便攜式輸液器。
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麻醉科教授 主任醫師 徐禮鮮:“近年來,微型便攜輸液器已經達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背在身上,放在救護車上,達到非常理想的輸液方法?!?/span>
微型便攜式輸液器改變了人類110多年依靠液體重量輸注的傳統輸液方式,和普通輸液器相比更加安全、舒適、便捷。
目前,這個設備已經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核,獲得4項國家專利和2項國際專利。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投入推廣使用,造福更多的患者。
公司地址 :銅陵市郊區銅山村6隊
公司電話 :0562-5828339
公司郵箱 :598492433@qq.com